国际贸易实务专家刘希洪老师解析出口退税及筹划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出口退税率为“0”的情况:
fob价×汇率÷(1+13%)×13%=销项税额(内销补税)
注:该货物的进项税额不需作转出,可以直接进行抵扣。
收入确认的依据:
销售收入的入账金额一律以fob价作为基础,以fob价以外的方式成交出口的货物,其发生的国外运输保险及佣金等费用支出,均应作冲减销售收入处理。
记账汇率的确认:
采用出口当日或当月第一个工作日的汇率中间价作为记账汇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入账时间:
实际工作中,通常以开具出口专用发票或报关出口日期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当月确认收入,次月申报。
企业如何计算出口退税额:
a. 贸易型企业应退税额计算(先征后退)
应退税额=进货发票金额(含税价)÷(1 征税
率)×退税率
例:当月进货发票金额117万元(含税价),其中100万是价款,17万是增值税的进项税额,
退税率13% 应退税额=117万÷1.17×13%=13万
不予退税部分=17万-13万=4万
借:应收账款 13万
主营业务成本 4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7万
注:外贸企业不是免、抵、退政策。当月哪怕有再多的进项税,也不能用于内销销项税的抵扣。既出口的用于出口,内销的用于内销(指进项税)。
b.生产型企业应退税额计算
免:免出口环节增值税
例:本月出口货物离岸价折人民币200万元,200万
×0%=0
剔: 由于退税率与征税率不一致,故全部进
项税金剔除差额部分调增出口产品成本。
离岸价格(折人民币)×(征税率-退税率)
例: 200万×(17%-13%)=8万
如果当月进项税额为34万,就要剔除其中8万元不能退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8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万
b.生产型企业应退税额计算
抵:全部进项税金减去调成本后的余额,到
内销的销项税额中去抵。
例:承上例本月可抵税额=34万-8万=26万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销项
税额) 26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6万
若本月内销销项税额17万元,则17万-26万=﹣9
万,9万元是当月等待退税的金额。(如果本月
销项税额为30万元,30万-26万=4万,4万为应
纳的税额)
退:当月有一个退税指标,离岸价(折人民
币)×退税率,将等待退税的金额与当月
退税指标比较小于退税指标的可办理退税。
例:承上例,退税指标为200万×13%=26万,9万<
26万,当月退9万。
若当月指标为5万,则只能先退5万。
借:银行存款 9万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9万
退税率如果17%,生产公司和外贸公司都一样。
如果退税率低于17%,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案例:某生产企业2013年9月购原材料600万元,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2万元,直接出口价为1000万元(离岸价),无内销,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执行“免抵退”增值税政策,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不得退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生产企业按照增值之后转出)=1000x(17%-13%)=40(万元),应纳增值税=40-102=-62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62(万元),免抵退税额=1000x13%=130万元,应退增值税=62(万元)。
注: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筹划方法:若该生产企业设立关联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将产品以800万元(不含增值税)销售给关联外贸公司,关联外贸公司再以1000万元出口。则:生产企业应纳增值税=800x17%-102=34(万元),关联外贸公司应退增值税=800x13%=104万元(注:进项票为自己的生产企业开具,其中4%不得退税),公司集团净退税104-34=70(万元)。因此,通过外贸公司间接出口比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净退税增加8万元(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