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启迈向贸易强国新征程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中国外贸,从来不只是一个行业的指代。它扛鼎着中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也是无论面对何种复杂形势始终向前的正向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外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强,在经济引擎中发挥的作用更大,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更雄厚。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备受瞩目的“世界市场”。
从量上说,十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不断跃升,进出口额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9.1万亿元,增量接近2009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自2017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中国外贸总值于2018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2021年接近40万亿元关口,中国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从质上看,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外贸经营主体更有活力。十年来,外贸的经营主体增长了1.7倍。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占比由十年前的11.1%提升到2021年的17.7%。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在与欧盟、美国等传统贸易伙伴保持良好经贸往来的同时,积极开拓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21年的29.7%。2021年,中国进口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4%,有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十年,立于开放,初心不改。无论面对单边主义的逆全球化寒流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的巨大冲击,中国在与国际市场的深度互动中,展现出更大担当,倡导多边、力促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稳住了”的中国外贸,也给予世界经济更多信心。
图片
十年,奋楫笃行,踵事增华。一程程山重水复,一步步积厚成势,跋涉中铸就外贸大国的辉煌和梦想——由量到质内外“双循环”格局渐成,多元化市场布局愈发稳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由新生到蓬勃,中欧班列驰骋往复于“一带一路”,钢铁驼铃声回响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十年,夜雨明灯,合光同行。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守护企业主体,助力外贸转型升级,成就逆流中的涅磐。
十年奋进,再启新程。正值百年变局,事关家国大业、心系人间烟火的中国外贸,必将在新征途中担负更大使命,助推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图片
结构优化,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在时代的接续中,中国外贸不仅曾经以完整的产业链、优秀的性价比和交付能力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如今更以高端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凭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等科技赋能产业,让世界惊艳于“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
以外贸强省江苏为例,十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7万家,是10年前的七倍多,中国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拥有十余家光伏及其上下游产品制造企业的常州市金坛直溪镇被称为“光采小镇”。在这里,东方日升(常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异质结”技术研发水平领跑国内,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光伏组件封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历经十年的不断沉积,从上游硅料采集、硅片、硅锭生产到中游光伏电池组件和组件制作,再到下游光伏电站系统的集成和运营,中国的“光采小镇”已经打造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图片
事实上,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不只在一省一地。十年来,机电产品在中国出口产业中唱主角,汽车、船舶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汽车出口额比2012年增长150%。2021年,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2.83万亿元,占全年出口总额近60%。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型升级,充分反映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的不断提升。
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全国各地贸易发展成绩突出,数量质量同步提升,国内区域发展更趋均衡。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迈进,加速外贸创新,中西部地区坚持稳中提质,进出口占比由10年前的11.1%提升到2021年的17.7%,增长6.6个百分点,共同发挥出稳固供应链、拓展国际市场的合力。此外,对外开放平台发挥的作用明显。2021年,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了26.4%、23.8%和57.7%。
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中国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贸易伙伴的关系稳固,传统市场贸易伙伴2021年合计贸易额占比38.3%。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额占比由2012年的22.2%提升到2021年的26.2%。
图片
外贸快速发展的这10年,中国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中国有逾14亿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巨大。2021年,中国进口额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扩大进口,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平衡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对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需求不断扩大,更好地满足了国内生产、人民生活的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让世界更多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和消费繁荣带来的红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自2018年起,中国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进博会,累计成交额达到2722.7亿美元。
图片
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涌现
集聚对外开放的新成效,在中国外贸由大到强的“变奏”中,新动能被不断激发,竞争新优势加速形成是关键一环。在新兴贸易业态方面,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规模迅速扩大,使其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神来之笔。
其中,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7年增长七倍。目前,跨境电商综试区已经扩展到132个,区内企业建设海外仓超过2000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扩展到39个。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1.92万亿元,增长18.6%;市场采购出口增长32.1%,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图片
作为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的策源地,浙江省民营企业抓住外贸新业态先行先试的机遇和优势。2021年,浙江民营企业市场采购出口3602.7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首位;通过海关跨境电商平台进出口895.0亿元,两大新业态合计贡献了民营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3%,拉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4.3个百分点。在中国最大小商品出口基地和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的义乌,每天有1000个以上装满小商品的集装箱从义乌港海关监管场所启程,通过市场采购模式走向世界。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拥有约230个通航点,航线网络覆盖全球,是“一带一路”倡议和“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之一。近年来,乘着“广货出海”的“春风”,跨境电商逐渐成为白云机场口岸的重要支柱业务之一。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仍然清楚地记得2014年,跨境电商首票货物入境的场景,那是一票价值158元通过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进口的保健品。2021年,仅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就突破了10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突破千亿元的空港口岸。
多年来,伴随着外贸新业态的培育,一系列外贸改革举措也在持续加码。“网购保税进口”“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监管模式,满足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需求,使“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
“审核快了,手续简化了!”这是外贸企业对十年来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最大感受。海关数据显示,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已由86个减少到41个,整体通关时间4年来压缩了一半以上。这其中节省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能对应折算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软硬兼修,货物服务双翼齐飞
在全球需求收缩的形势下,中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起为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可能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服务贸易复苏相较于货物贸易较为缓慢。2019—2021年,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下降了5.1%的情况下,中国服务贸易依然取得亮眼成绩。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突破8000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70%。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2012年增长122.1%,服务贸易逆差创10年新低。
图片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2021年,中国服务在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5.4%提高至7.1%,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额从2016亿美元增长至3942亿美元,出口额增长了95.6%;在世界服务出口中的占比由4.4%提高至6.6%,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出口大国。服务进口额从2813亿美元增长至4270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进口中的占比由6.3%提高至7.7%,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服务进口大国。
值得注意的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发展的新动能。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9.3%,占比提高了10.3%。其中,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金融服务分别增长5.8倍、3.2倍、2.1倍和1.6倍。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增长2.9倍,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就业1127万人。
图片
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搭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载体和平台等举措,以及积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努力。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商务部等13个部门印发《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内外联动、开放发展的服务贸易新格局。
2021年,商务部等24部门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作为商务领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明确了服务贸易“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了展望,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数字化进程、优化行业结构、完善区域布局、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对外合作六项重点任务。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北京、天津、上海等28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北京、南京、长沙等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形成了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1 4”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试点格局;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总数达112家,覆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和语言服务7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