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对外开放新形势,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在变化的世界里,我们的开放战略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在新的开放战略引导下,做好五方面的重点工作,这样才能在由大国走向强国的进程中,把握好新一轮全球化战略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近日举行的“国研智库大讲堂2019首讲”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作题为《中国对外开放新形势新战略》专题讲座时,如是说。
把握好对外开放新形势
隆国强表示,过去40年,中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中国从一个比较封闭的经贸小国变成一个经贸大国,这是历史性的跨越。40年来,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我们面临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一是新技术革命快速推进,不断深化,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给我国带来换道超车的新机遇。二是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美国对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处理好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三是全球治理体系加速调整,新的国际经贸规则正在酝酿中。
隆国强强调,在此背景下,要思考我国的开放战略,就必须分析其中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及我国自身的新优势和新劣势。
隆国强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保护主义抬头,既影响到很多国家的政策,也影响了全球治理,这些都是新的挑战。但在新的形势下,仍然有许多有利于我国创新的战略机遇,我们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例如,在引进来方面,我国引进的产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更高技术含量的项目、更多的人才都在加速向中国汇聚,增强了我国的创新能力。在走出去方面,我国也在通过对外投资的手段,整合全球资源和全球市场。
同时,尽管我国的传统优势在迅速削弱,但新的优势也开始显现:一是原来的低成本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800多万,这对产业升级、开展创新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二是新的大国优势。对外,大国优势可以塑造国际环境,由此产生更多的机遇;对内,则表现为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有利于分摊研发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要因时因势而变。”隆国强说。
与时俱进调整对外开放战略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必须与时俱进,实行新的对外开放战略。为此,隆国强提出了五点看法。
一是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即对外开放的领域、布局、对象都需要更加全面。
从全面开放的角度来说,服务业开放应是新一轮开放的重点。对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也要通过一系列改革让原来受保护的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能够真正参与到全球竞争里面,把国际竞争压力转化为自身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未来的全面开放,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和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合作,同时更加注重和新兴经济体的经贸合作。
二是打造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对于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言,要通过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其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对于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要从保护发展、进口替代战略转为开放发展战略,让其能接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成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既要守住国内市场,也要打入国际市场。对于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兴产业而言,要用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战略来发展,让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面向世界,这是重大机遇。我们需要让产业政策和国际规则接轨,把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新的开放条件下,把官产学研有机整合起来,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此外,还要重点打造服务业全球竞争力。我国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一是对外开放不足,国际竞争、国际资源利用都不够。
二是国内管制过严。要想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不仅如此,还要把开放和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支撑更高水平的开放。
三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打造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努力构造一个各种所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企业等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要建立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四是培育参与全球分工的新主体。
过去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接近一半的出口是由外商投资的企业完成的,现在大概占40%,比外商投资企业占比多一点的是国内民营企业,剩下不到10%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长期处在进口替代行业中。未来,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甚至是经济强国,需要有一大批自己的跨国公司来支撑大国强国的发展。所以,从微观主体上来说,下一步开放要把这些大企业培育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主体,这是新一轮开放要高度重视的。
五是要营造一个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包括wto改革,更多地在全球规则制定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推进和大国的区域合作。同时,还要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一带一路”走得更稳、更顺、更能够提升合作舒适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