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创新的光明前途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来,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开始腾飞,继而高速增长,再到如今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创新力量的驱动。中国式创新正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美国《时代》周刊首次在封面写上“中国赢了”的中文字样,德国《明镜》周刊也将“醒来”的汉语拼音印在封面,两者都重点报道了中国的经济和创新体制,对中国在人工智能上的雄心和技术创新表示赞叹。
面对一片赞誉,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虽然中国在创新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和美国、德国等创新强国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梳理创新专家们的研究和企业创新的实践,我们发现中国式创新的主要特征:伴随全球产业链的转移,引进、模仿、改进到自主创新,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但是原创性创新不足;在庞大市场规模和新技术应用的推动下,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式创新的主要形式,但是存在容易被复制的竞争风险;在国家推动下,创新的氛围日渐浓烈,但是企业的创新文化尚未形成乃至沉淀。
中国式创新的不足,使很多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企业产品利润低。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缺失仍然是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瓶颈。中国需要继续学习借鉴美国和德国的创新模式。
美国的创新模式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原创性创新,这得益于强力支持技术创新的完善金融体系、为创新和专利保驾护航的完备法制系统和开放的创新文化。而扎根于工匠精神的创新文化、完备的职业人才教育体系和制造业的德国创新模式,则是从1 到n 的精益求精的渐进式创新。两种创新模式造就了这两个创新强国。
在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指引下,中国开始将美国和德国创新模式的优良基因,创造性地移植到自己的创新体系当中。“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突出体现,这将在中国创新的制度完善和文化提升中扮演关键角色。
中国式创新,虽然道路曲折,但是前途一片光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如果在外贸工作中有不清楚的可以向世商管理刘希洪专家咨询,我们20多年专注企业供应链安全管理培训,涉及国际贸易、关务培训,aeo认证、海外营销、进出口实务、海关新政、商品归类、人力资源、生产管理、战略采购、供应链物流、中高层管理,通用管理等。提供企业内训和公开课及咨询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