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茶叶出口情况及前景汇总 -pg电子试玩网站免费
1.我国茶叶产区的分布情况
华南茶产区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市自治区,这里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全区大多为赤红土壤,少部分为黄壤,适合种植很多大叶种的茶叶,适宜制作红茶、黑茶和乌龙茶等。
西南茶产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西南茶区地形比较复杂,多为笳地和高原,土壤类型也比较复杂,云南中北部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或棕壤,而四川、贵州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多以黄壤为主,所以导致这个茶区茶叶种植的种类也较多,灌木型、小乔木型以及乔木型都有种植,适宜制作红茶、黑茶、绿茶及花茶等。
江南茶产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是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其年产量大约占全国茶总产量的21%。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比如安徽的黄山、福建的武夷山等。这里的土壤基本为红壤,少部分为黄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基本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还有很少一部分的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江南茶区的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制作绿茶、花茶和乌龙茶等。
江北茶产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是我国最北部的茶区。这里的地形比较复杂,土壤多为黄壤,也有少部分棕壤,而且还有不少土壤酸碱度偏高,种植的茶树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2.茶叶出口的整体情况
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都是世界上上主要的红产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生产国,当然也是最大的红茶出口国和消费国,印度每年生产的茶叶中90%都为红茶,世界四大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产业印度。斯里兰卡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红茶生产国,四大红茶之一的锡兰高地红茶之产于斯里兰卡,种植历史已有144年。2011年,斯里兰卡生产红茶12万吨,约占其茶叶总产量的57%。肯尼亚的红茶也享誉全球,理想的茶叶生产环境和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是肯尼亚的茶叶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肯尼亚的红茶茶汤品质极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饮料。目前全世界茶叶总产量中,红茶占75%,绿茶占20%,另外的5%为其他茶类,肯尼亚、印度和斯里兰卡都以生产红茶量占据茶叶总产量的大部分,而我国茶叶的生产则以绿茶为主。
我国绿茶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有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日本、欧盟、美国及部分亚、非地区伊斯兰国家,其中摩洛哥是我国最为主要的绿茶出口国;日本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出口目的地,几乎影响着我国整个乌龙茶出口市场,同时,我国还向东南亚部分国家出口少量乌龙茶;我国红茶的主要出口国为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及中东地区各国。花茶的出口地区相对于其他三种主要茶叶出口产品而言更为分散,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世界诸多国家都从中国进口一定数量的花茶,但数量均较为有限。
3.我国茶叶出口的未来前景分析
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一般都较高,处于技术垄断的地位。他们打着环境保护的旗帜,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了严格、苛刻的技术标准,从而限制外国商品的出口。我国茶叶出口经常面临绿色技术标准所形成的壁垒,它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所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极为明显的实例为欧盟对我国茶叶的出口限制,自2000年7月欧盟实施新的茶叶农残检验标准以来,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以及对欧盟市场占有率双重下降。欧盟茶叶农药残留标准种类日趋增多,限量标准也日趋严格。2007年欧盟茶叶委员会的新标准增加了啶虫咪等10项农残项目,并进一步提高了其他10项农残项目的新限量,在全部的227个农药残留标准中,有207项的标准限量为目前仪器最低检测底线,占91%。这也是我国茶叶出口欧盟数量停滞不前,甚至呈逐年递减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绿色环境标志除了证明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外,更显示其再生产、使用、消费、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而发展中国家产品为了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经过层层申请和审批,取得相关资质,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环境标志”。绿色环境标志的存在极大的方便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控制。在国家贸易市场上,is014000标准被誉为是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同时也是欧美和同本等发达国家所运用的绿色环境标志主体。目前,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标率已达80%,同本新制定的国家标准更有90%以上是采用国际标准,而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采用了国际标准。同时,is014000管理体系的认证需要在绿色技术达标的同时经历较长的考察阶段,同时经过年度监督检查和复评认证等一系列繁琐的后续过程。这也就使得绿色环境标志形成绿色贸易壁垒,打击我国茶叶出口。
我国茶园大多采用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生产工具、器械和生产技术的落后,导致茶叶品质不高,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使我国茶叶在出口进行农药残留指标检测时严重超标,更污染了土地,导致严重的恶性循环。而且,茶叶在生产、种植、加工、包装环节中环保意识淡薄,导致茶产品遭受金属、病菌及放射物的污染。这些都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屡屡碰壁。在我国,茶叶经营企业众多,但基本上规模都极为有限,且多数采取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真正的龙头企业很少,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导致资金、设备、技术的落后,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茶叶品质的低下,未能在世界市场上打出自己的旗帜,根本无法同世界上知名的茶叶企业抗衡,如立顿、三得利、朝日饮料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茶叶企业更多的充当了世界大牌茶企业的原材料提供商,经济附加值极为有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中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不断下降。我国茶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出口中大部分为初级茶产品,而初级茶产品的价格往往偏低,再加上我国茶叶生产的粗放型方式,导致茶叶出口价格更低。以高档茶叶制成品和茶饮料等方式出口的方式极少,即便是存在的少数,也在包装、品质、检验水平等方面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抗衡。